当前位置: 首页 > 幼师资源 > 教学设计

幼儿教学设计

时间:2025-02-02 11:06:05
幼儿教学设计合集15篇

幼儿教学设计合集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教学设计1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操作活动,了解浮沉现象。

2、初步学习简单的记录方法。

3、激发探索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实验物品哪些会沉下去,哪些会浮起来。

难点:用“浮起来”和“沉下去”描述自己的实验结果。

活动准备

1、海洋球、石头、百宝箱、盛着水的小透明塑料盒人手一份。

2、实验物品:汤匙、玩具车、积木等幼儿园各种桌面游戏材料若干、三个框子。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教师:小朋友们早上好,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神奇的百宝箱,你们想不想指导里面有什么呢?我请小朋友上来摸一摸到底有些什么东西呢?

教师:原来里面有一个海洋球,还有一块石头。除了百宝箱里面摸出来的东西外,老师还有一样东西。当当当,就是一个透明的塑料箱,里面还装着水呢!今天呀,老师就要用这些东西和小朋友们一起来做一个非常有趣的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做“浮沉小实验”。

2、教师幼儿一起来操作实验

教师:现在我们就要开始做我们的游戏了。小朋友们请看,老师这里都有些什么东西呀?(装着水的框子和海洋球)如果老师将这个海洋球放进水里,它会怎么样呢?它是会沉下去还是会浮起来呢?我们一起来猜猜看吧!我请一个小朋友来帮助老师把海洋球放进水里,我们一起来看看。

教师:哇!这个海洋球在水面上,它浮起来了。所以,我们的海洋球放进水里会怎么样呀?(会浮起来)

教师:那小朋友们再猜一猜,如果我们将石头放进水里,它又会怎么样呢?他会像海洋球一样浮起来吗?那我请一个小朋友来试一试吧!

教师:哇!我们的石头掉进水里了,它沉下去了。所以,我们把石头放进水里,他会怎么样呀?(会沉下去)

教师:原来我们将海洋球放进水里它会浮起来,我们将石头放进水里它会沉下去。

3、幼儿自主实验

教师:其实,除了海洋球和石头可以做这个游戏外,我们还有很多别的实验材料也可以做这个游戏。我们来看看还有些什么吧!

教师:原来还有汤匙、玩具车、乒乓球、还有很多我们的玩具积木等。那你们想不想试试这些东西放进水里会怎么样呢?现在我请小朋友来当小小实验员,自己来动手做实验。

教师:等会每个小朋友都会有一个装着水的盒子,小朋友们一定要小心不要把衣服弄湿了。老师这里有三框实验材料,每一组的小朋友用一框实验材料。小朋友可以自己

选择两至三种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活动结束后,老师会请小朋友拿着自己的实验材料进行分享。

4、分享实验结果

教师:现在我请小朋友来分享你的实验结果。上来的小朋友要先跟大家分享你的实验材料是什么?你的实验结果是怎么样的。如果实验材料会浮起来,我们就把它放在我们红色的“↑”这边的框里,它表示浮,如果它会沉下去,我们就放在绿色的“↓”这边,它表示沉。红色的箭头指向上面,表示这个东西它会浮起来,绿色的箭头指向下面,表示它会沉下去。

教师:刚刚我们的.小朋友都已经做了实验,也分享了他的实验结果,那我们一起再来检查一遍,看看有没有材料宝宝回错了家呢?

(教师一框一框的检查,边检查边引导幼儿说出浮起来或者沉下去)

教师:今天我们做了浮沉小实验,我们再来看看哪些东西放进水里它会浮起来呢?那又有哪些东西放进水里会沉下去呢?

5、活动延伸

教师:今天小朋友们用幼儿园的一些材料做了浮沉小实验,小朋友回家以后也可以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用家里的材料做这个小游戏。下次我们再来一起分享。

6、放松音乐

《天空之城》

活动总结

经过本次活动,幼儿可以感受到科学探索活动的乐趣。但是在幼儿自主实验中,存在很多不可控因素,教师要灵活把握并处理。在幼儿自主实验过程中可以引导幼儿尝试两种不同的材料。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都离不开水,教师需要准备足够的干毛巾,在实验后将实验材料上的水擦一擦再展示实验成果。本次活动只是进行了对浮沉现象有

了初步的了解,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可以慢慢再深入原理的理解。

幼儿教学设计2

活动目标:

1、幼儿在教师画好的两个小圆圈上用蜡笔沿着圆圈画轮廓线,直到两个小圆圈连起来。

2、说一说自己画的小宝宝在干什么?

活动准备:

美术纸、蜡笔、粘纸

  教学流程: 导入部分——幼儿作画——交流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激发幼儿集体活动的兴趣。

谈话:小朋友几岁了?四岁了,上小班了。到幼儿园来了以后,学会了哪些本领呀?幼儿讲。老师小结。小宝宝慢慢长大了,慢慢的懂事了。

老师和幼儿一起做一做长大了的动作。

二、进行部分:

1、好,今天我们就来把小宝宝长大的样子画下来好吗?

2、老师示范讲解。画的.的方法和上一次绕毛线一样。慢慢的画的紧一点,圆一点。请小朋友在老师画好的两个小圆圈上用蜡笔沿着圆圈画轮廓线,直到两个小圆圈连起来。最后画上眼睛,手、脚。

3、幼儿练习,老师指导。

l 鼓励每个小朋友都参加活动。

l 画的时候要画的紧一点,圆一点。

l 要求每个小朋友都完成作业。

三、结束部分:

表扬积极参与美术活动的幼儿,并用小粘纸鼓励。

活动结束:

回家告诉爸爸妈妈自己长大了,会帮爸爸妈妈做许多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幼儿教学设计3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的自我意识逐步增强,常常想要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当成人的选择与他们的选择发生冲突时,时常会影响他们情绪。怎样才能既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又帮助幼儿通过协商进行合理选择呢?《去度假》读本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准备度假行囊的故事。幼儿可以在观察读本、参与讨论的过程中获得如何根据需要进行合理选择的经验。读本的画面内容贴近幼儿的日常生活,并且以幼儿说话的口吻来呈现它的句型结构,很适宜中班幼儿阅读。

【活动目标】

1.理解并能讲述图书画面的内容,体验图书中主人公的情绪变化。

2.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根据需要、通过协商进行合理的选择,提高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经 ……此处隐藏9463个字……方法加深幼儿的理解能力。并通过表演展现幼儿们的表演天赋,满足孩子们爱玩的天性。活动延伸环节让幼儿课后用画笔画出一幅新年图景能够充分展现出幼儿们的想象力。

六、学法指导

引导幼儿们仔细观察图片、认真听故事、多发言。建议家长可以和幼儿一起观看一些与过年有关的动画片,为幼儿们讲一些相关的故事以增进幼儿对本节课的理解。

七、教学准备

1、挂图。

2、音乐。

3、头饰:怪兽、牛、猪。

4、道具:鞭炮、灯笼、对联。

八、教学过程

1、教师为幼儿们播放音乐《新年好》,并问幼儿“听到这首歌你们想到什么节日?”

2、教师提问:“小朋友,你们喜欢过年吗?”“年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引起幼儿的好奇心。为幼儿展示挂图并请幼儿听故事《年》,提问:故事中都有谁?发生了什么事?年最怕什么?人们是怎么赶走年的?

3、请幼儿们戴上头饰拿上道具,由老师来讲述幼儿们来表演这个故事。

4、请幼儿交换欣赏各自过年时的喜庆照片,说说自己家是怎么过年的,通过谈话使幼儿回忆过春节的快乐,与同伴共同分享快乐,并引导幼儿有条理、有重点地介绍自己过春节的情况,培养幼儿的总结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5、我们现在除了会用贴对联、放鞭炮等热热闹闹的方法赶走年之外,你知道还有哪些过年的习俗吗?好!现在老师来告诉大家⑴团圆饭:团团圆圆。 ⑵到各家各户拜年:互相祝福。 ⑶舞龙、舞狮:欢腾喜庆。 ⑷踩高跷:节节高升,步步高。 ⑸包饺子:一起庆祝大家长大一岁了!⑹做年糕:节节高升。

6、小结:原来,过年有这么多的习俗呀!希望我们大家热热闹闹、喜气洋洋、快快乐乐地度过新年,这样,年就不敢出来害人了。是不是呀?

7、让孩子们课后用自己的画笔发挥想象力画出一幅新年图景。

8、最后,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唱《新年好》。

九、教学反思

《年》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幼儿知道年的由来及一些年俗知识,我以歌曲《新年好》引入这节课,并问幼儿“年到底是怎么来的?”设置悬念,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讲述故事的整个过程中,孩子们听得都非常认真。随后对幼儿的提问对他们的思维起到了点拨的作用,幼儿们的发言非常热烈,准确性很高。在表演环节中,我注重了孩子的主体地位,以自己丰富的感情感染孩子,对孩子予以鼓励的目光,孩子们的表演也很精彩。通过对新年亲身经历的讲述,加深了孩子对新年的喜爱和盼望,体现出孩子们的童真童趣。将自己的思维用画笔展现出来,让孩子充分运用自己的想象“异想天开”,让整个活动生动、有趣、富有新意,孩子真正成为了活动的主人。最终,这节课在师生共同唱起的《新年好》中结束,整个教学活动中整个活动幼儿都处于积极、兴奋的状态中,和我配合的也比较默契,自始至终保持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当然在活动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

1、幼儿自由阅读及自由交流的时间不够,因此不能很好的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2、目标制定较多,时间安排过紧,因此幼儿不能很好的进行观察。

3、活动应该让幼儿观察图与图之间的关系,教幼儿会看书。

幼儿教学设计14

活动目标

1.认真倾听音乐,愿意跟随教师随乐有节奏地走、跑、跳。

2.能根据提示,控制自己的身体,初步合拍地做立正、转圈、下蹲等简单动作。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拍手点头》歌曲音频,《跟着老师走走》歌曲音频、歌曲伴奏音频。

活动过程

一、播放音乐《拍手点头》,请幼儿专心聆听音乐,并根据教师的提示做动作。

二、播放歌曲《跟着老师走走》,让幼儿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歌词。

1.播放歌曲,请幼儿认真聆听并跟着音乐的节奏打拍子。

——刚才这首歌是让你们跟着老师做什么?

2.反复播放歌曲,让幼儿听一听,并模仿教师用手指在膝盖上有节奏地交替做走、下蹲等动作。

3.播放歌曲伴奏,鼓励幼儿边听音乐边做动作。

三、播放音频,引导幼儿站立,围成圈,跟随音乐一起做动作。

1.让幼儿站起,并按照顺时针方向围成一圈;教师播放慢速度伴奏边唱边带领幼儿练习已学的动作。

2.改变演唱歌词,提醒幼儿认真听,并根据教师所唱歌词和动作来变化自己的`动作。(侧重让幼儿聆听音乐,根据音乐节奏来走动;熟悉后,可变换歌词和对应的动作来进行游戏,如“跟着老师跑跑”“看谁最先蹲下”“转个圆圈停下”等。)

3.教师边唱边引导幼儿完整地跟随音乐来做动作。

幼儿教学设计15

活动目标:

1、感知生活中的红、黄、蓝、绿,理解儿歌内容。

2、学习儿歌,能大胆仿编儿歌。

3、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感受色彩和语言的美丽。

活动准备:

制作电脑课件"魔术师"。

活动过程:

(一)感知生活中的红、黄、黑、蓝、绿,理解儿歌内容。

出示"魔术师"图片,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今天我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出示魔术师)先和他打个招呼吧!

这魔术师长什么样?他是谁呢?猜猜看?他怎么样啊?

小结:水彩笔是几个调皮的魔术师。

魔术师有什么本领?(变魔术)

1、认识魔术道具,颜色宝宝。

今天这位小小魔术师就要来给我们变魔术了,魔术师变魔术都有道具的`!想看看他变魔术用的道具吗?(出示颜色宝宝)它们是谁呀?(彩笔)

2、观看ppt,理解儿歌内容原来是颜色宝宝。有哪些颜色呢?那魔术师会用它们变出什么来呢?你们想知道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播放红色变太阳)魔术师用哪个颜色又变出了什么?(出示黄色)你们来猜猜会变出什么呢?(黄色变小鸡)魔术师接下来用什么颜色宝宝变魔术了?又会变出什么呢?

(黑色变老鼠)(蓝色变天空)还剩下绿色宝宝了,绿色宝宝会变出什么呢?(绿色变草地)哇,你们真厉害,变出了这么多东西,我们赶紧来看看魔术师都变出了什么?

魔术师的表演真精彩,我还把这个表演编成了儿歌,一起来听听。

(二)学习儿歌,能大胆仿编儿歌。

1、观看ppt,教师念儿歌儿歌《小小魔术师》

2、学习儿歌儿歌念完了,有趣吗?谁来学一学?(个别幼儿回答)大家一起来念一念。(集体)有没有小朋友本领大的,自己来念一念呢?(3-4个幼儿)

3、仿编儿歌魔术师听了这首儿歌可高兴了,一高兴呀,又变了。(出示仿编图)精彩吗?那你会用像刚才儿歌里的话来说一说吗?

(三)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感受色彩和语言的美丽。

1、小组讨论仿编的儿歌现在请你和你身边的好朋友讨论一下,待会给大家说一说。

2、请个别幼儿上前交流仿编的儿歌。

谁来向大家介绍自己编的儿歌?(幼儿交流仿编的内容)你们编的真不错!老师也来编了一个,你们来看看!(播放PPT)我们一起来看图编一编吧!

《幼儿教学设计合集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