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幼师资源 > 说课稿

幼儿说课稿

时间:2024-11-30 19:54:25
实用的幼儿说课稿3篇

实用的幼儿说课稿3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说课稿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说课稿 篇1

各位评委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大班科学活动《大自然的礼物》这一主题中的——好喝的茶饮料这节课。

一、设计意图:

茶是我国的传统饮料,在我国,茶的品种繁多,制茶的工艺各种各样,"饮茶"的方式各不相同,可以说"茶"蕴含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本活动通过让幼儿亲自动手制作茶饮料,收集有关茶的知识并将其分类整理,使幼儿在为祖国文化自豪的同时,锻炼了动手实践的能力和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团结合作的精神。符合《纲要》中的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的要求。

二、活动目标:

1、认识,了解几种生活中常见的茶叶。

2、通过品茶,初步认识到茶叶是一种解渴的好饮料。

3、引发制作"茶饮料"的兴趣,培养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4、通过对茶文化的了解,激发幼儿对祖国文化的自豪和热爱。

只有抓住了重难点,才能使活动有的放矢,所以确立了重难点。

活动的重点:认识了解几种常见的茶叶

难点:制作茶饮料

三、活动准备:

1、幼儿在家品尝家长泡的茶叶,并让他们在品尝的过程中了解各种茶的名称并从家里带自己喜欢喝的茶叶到幼儿园。

2、绿茶、红茶等:茉莉花、菊花、玫瑰花****分别放在小盘子里,每个小盘子一把小勺、孩子自己的喝水杯一个。

3、有关茶知识的课件。

4、《茶叶的聚会》故事CD.

教法、学法:教师是教育活动的支持着、引导者、合作者,在本节活动中我主要采用了语言激励法、多媒体示范法、观察法、讨论法、操作法等

四、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对茶的兴趣:

(1)师:"上星期老师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小朋友回家品尝爸爸妈妈或者是爷爷奶奶泡的茶,并了解茶的名称,有谁能把自己品茶的经过和了解到的有关茶的事情,与小朋友一起分享。

(2)请幼儿讲述,鼓励幼儿讲述的越多越好,每位幼儿讲述完,教师要用一句概述性语言小结。

2、介绍有关茶的知识

(1)将幼儿收集和老师准备的茶叶放在桌子上请幼儿观察,说一说他们的名字、形状、颜色以及味道。

(2)播放课件,让幼儿了解茶叶是怎么生长?人们是怎么进行采摘?如何加工?以及如何冲泡?

(3)听故事《茶叶的聚会》进一步了解有关茶的文化。

3、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茶饮料。

(1)师:小朋友,我们了解了这么多茶的知识,如果让你发明一种茶的饮料,你会做一些什么样的茶饮料呢?(让幼儿互相讨论)。

(2)请幼儿将讨论的结果和小朋友分享。

(3)幼儿动手动脑发明制作"茶饮料".

教师要给予幼儿帮助,并提醒幼儿倒热水时要注意安全。

(4)泡好茶以后,待温度适宜时请幼儿相互观察颜色、闻闻气味、并一边品尝一边向同伴介绍推荐自己的.茶饮料也可请同伴品尝自己制作的茶饮料并根据品尝者的建议改进配制方法。

五、小结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回答问题的同时,感受到科学活动的快乐。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六、活动延伸:

引发幼儿继续探究"茶"知识的兴趣。

以上不是一成不变的,可根据孩子的变化做出灵活的处理,如有不当,请各位评委提出宝贵意见。

幼儿说课稿 篇2

课型分析:

精读课文中提到指导思想、教学理念、教学建议同样适用于略读课文。但略读课文的教学重点主要体现在指导学习方法和展示学生自学能力上。

教材分析:

课改语文教材的单元设计不以专项能力训练为主线,而是以相似情感为主线,。这一编排特点恰恰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即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要在生动的语言情境下形成。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四篇课文的共同点就是使学生通过读课文懂得成长的道理。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内容浅显,学生在读完课文后可以很容易说出小刚吃了豆角说“味道果然不同”的原因。但是让学生找到答案不是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主人公产生共鸣,获得人生的启迪,同时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

学生分析:

三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不够强,要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必须教给他们自主学习的方法。

教学目标:

根据本单元课文特点、本课内容及学生的学习现状,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和教

学重难点:

1、认读本课5个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小刚吃的豆角“味道果然不同”的原因,体会享受自己劳动果实的喜悦之情。

3、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意思,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指导学生学会质疑、学会积累。

教学重点:

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

了解小刚吃的豆角“味道果然不同”的原因,体会劳动的快乐、品尝劳动果实的喜悦。

教法设计:

1、力求从整体入手,以点带面。体现在,学生读后质疑,为什么普普通通的豆角,小刚吃了却说“味道果然不同,真是鲜美极了。”?这一问题统领全篇。继而从体会劳动的快乐、体会品尝劳动果实的喜悦两方面体会。

2、教师指导学法与学生尝试学法相结合。

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

一、优点:学法指导到位。

1、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贯穿全篇,始终围绕重点句“他每天帮助爷爷浇水、除草、还是过一次肥。”指导阅读。

2、结合生活实际的方法用得恰到好处,“用尺子量”、“细细地嚼”两处联系生活实际,有处于体会小刚的心情,又体现了语文的学科德育渗透,润物细无声。

3、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抓重点词句的方法,体现了教师指导学法与学生尝试应用学法相结合。“他每天……”一句教师指导,后面部分学生尝试应用,效果很好。

4、质疑方法:初读课文部分,让学生提出“为什么”的问题,即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对简单问题随即解答,充分发挥学生的互帮互助作用;对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学生,要给予肯定。然后引导学生用多种读书方法解疑。找到答案后回疑,总结学习方法,提高解疑能力。

5、积累方法指导与文章特点密切结合,打破单篇积累,学会多篇积累。

二、不足。

应从关键词句重再抓出重中之重,加强品读。如:吃饭的时候,小刚夹了一根豆角放进嘴里细细地嚼着,说:“味道果然不同,真是鲜美极了。

幼儿说课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大班科学活动《大家来环保》。

一、教材分析

1、说教学内容(活动来源):

《大家来环保》来自于大班主题活动《温江风情》。在这之前,红樱桃班的孩子对于自己美丽的家乡——温江已经有了很多的认识,孩子们对于生活在这样一个城市里感到非常自豪,但同时也有一部分幼儿认为我们的周围仍有不完美的一面,例如有人乱扔垃圾等。这一问题立即引起了孩子们的关注,我紧紧抓住这一兴趣点,围绕“环保”这一话题生成了一系列的活动,由此设计了本次活动。新《纲要》中指出了科学领域的目标:对周围事物、现象有好奇心,有求知欲;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而科学教育活动是在引导幼儿亲自探索和发展获得有关经验的过程,本次活动能以小见大,孩子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参与,动脑、动手、动口,不仅能获得乐趣,也能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2、说教学目标

教育目标活动是活动设计的重要环节,它既是教育活动设计的起点,又是教育活动设计的终点。孩子对事物表面特征的观察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根据其年龄特点及发展水平,本次活动的意旨是“在环境中教育”,改变传统“空讲”的教育方式,要求孩子从自身做起,从日常生活点滴小事做起,并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把“要我做”升华为“我要做”,进而将环保意识提升为一种生活习惯,特制定以下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帮助幼儿了解垃圾的来源,认识其危害,并能区分可回收、不可回收及有害垃圾。

(2) 能力目标:引导幼儿愿意为维护环境卫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3) 情感目标: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养成不乱扔的`好习惯,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重点:幼儿认识到垃圾的危害,感知环保的重要性

活动难点:幼儿懂得区分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

为解决重难点,在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情境表演、观察实物图片、自主操作等,又为他们创设了畅所欲言的讨论环境,活动延伸也有利于幼儿行为的发展。

3、说幼儿情况

红樱桃班的孩子大多都在5岁左右,有了一定的分析综合能力,和以前相比本次孩子们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了提高。我班男孩子多,较为活跃,许多幼儿能做到独立地思考问题,但总是怯于大胆站起来回答问题,让人感觉比较被动,但他们还是喜欢思考的,对于自己喜欢的事物,他们总是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

4、说教学准备

(1)前期经验准备:前期主题活动知识的积累,请幼儿和父母一起观察周围的环境,父母带领孩子搜集环境整洁或污染的相关知识。

(2)物质准备:事先收集一些废旧材料。如可乐瓶、果奶瓶、玻璃瓶、纸盒、废电池、废纸等;脏乱的环境图片、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图片;一位孩子的妈妈扮演地球妈妈。地球妈妈的环境布置;笑脸娃娃若干。

二、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

新《纲要》中倡导“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的精神,因此,在活动的始终,我都将自己定位为一个活动的参与者,让幼儿有广阔的空间发现和探讨,并在此过程中寻求探索的快乐。根据教学目标和我班幼儿实际,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法。

(1)情境表演法:我打破传统模式,让家长参与到活动中为幼儿创设情境,不仅让家园紧密联系在一起,还能调动幼儿的兴趣和探知的欲望。

(2)直观演示法:我运用图片和实物直观地向幼儿展示,引导幼儿认真观察事物,调动幼儿的观察兴趣,引发他们积极地思考。

(3)探究法: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在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开放的探究环境,鼓励幼儿主动参与讨论、大胆猜测。

(4)多元激励法:在活动中我注意尊重每个孩子的想法,善于运用多种激励方法,通过语言赞美孩子、摸摸孩子的头、抱抱孩子、给他们发笑脸娃娃等,让孩子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说学法

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在动动、想想、说说的轻松氛围中学习,本次活动主要采用了以下学法:

(1)观察法:为幼儿提供图片材料,引导幼儿学会观察,感受图片里的内容,让他们有所体会,有所感悟。

(2)自主操作法: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孩子是通过主动的实践经历来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智能和道德的。在活动中我让孩子自主地将垃圾分类,充分让幼儿体验、实践,让他们将知识转化为行为的动力。

(3)讲述法:在活动中启发幼儿大胆地用完整、准确的语言表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给幼儿创建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

三、教学过程

本次活动以“情景导入——幼儿主体参与——活动延伸“为主线,以关注幼儿体验和加强幼儿的实践能力为主,制定了教学过程为:

(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纲要》中说:“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在此环节中,请家长参与表演为幼儿创设一个脏、乱的地球环境,通过形象的表演引发幼儿思考:地球妈妈为什么生病了呢?幼儿有了初步的情感体验,产生了兴趣,学习情绪也会高涨,加之有一定的前期经验,很快便能引入到课题中来。

(二)主体参与,在活动中获得经验

1、动一动。

“谁愿意帮助地球妈妈,让她的病快快好起来?”幼儿在情境感染下有了探知的欲望,这个时候向他们提要求,他们自然会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来,因为孩子在行为上还处于他律阶段,在这个环节上,幼儿对于垃圾分类还没有认识,不过,他们知道将垃圾放入垃圾桶里,这无异于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教师及时拟人化地用地球妈妈的口吻表扬孩子,送他们笑脸娃娃鼓励孩子的正确做法。

2、想一想。

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的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我通过让幼儿观察环卫工人将垃圾分类的图片引发幼儿思考:“他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要把垃圾分类?”让他们了解垃圾分类的好处。这样有利于提高幼儿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让孩子自己主动思索问题的答案,幼儿渐渐由浅入深,从“怎么做”到积极思考“为什么这么做”。

3、说一说。

这个部分是活动的重点,也是突破难点的关键,《纲要》指导我们:“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这个环节分为三层:

(1)向孩子展示我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的东西——垃圾筒,让他们说说:为什么要分成两个桶?

(2)展示收集的各类垃圾,通过孩子集中讨论,让他们针对垃圾分类和垃圾的处理方法进行自由发表观点,然后老师再作一定的补充和小结,让他们知道哪些垃圾可以回收、哪些垃圾对人体有害不能回收的。

(3)让孩子观察垃圾桶上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标志,“你觉得哪个是可回收标志?为什么?”通过让幼儿理解标志的含义来帮助记忆。

在这个环节里,我从孩子们认知和思维发展特点出发,层层递进地引发幼儿思考、讨论,让孩子积极地在活动中找寻答案,主动地想说,在幼儿的配合下解决本活动的难点。

4、做一做

事实证明,孩子感兴趣的东西是最容易记住的,但要想让孩子将这些东西内化,最好的方法是转化为行动。我通过“送垃圾回家”的活动,让全体幼儿亲身尝试将各类垃圾分类送到环保垃圾桶内,孩子们在背景音乐《大家来环保中》和自己的家长一起将垃圾分类,这样实现了孩子的尝试需要,在自主体验中体会实践的乐趣。

(三)活动延伸,渗透情感教育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在活动的最后,我通过一些图片让幼儿知道,在我们整洁的城市里,有着许多为环保事业做贡献的人们,例如:文明劝导员、城市保洁员等,让幼儿结合自身说一说:你想用什么行动为环保出一份力?从“感性——理性”让幼儿带着情感的体验回到生活实践中,用行动来为环保事业出力。

《实用的幼儿说课稿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