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幼儿园小班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的:
1、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体验与同伴一起游戏带来的'快乐。
2、探索薯片罐的几种玩法。
3、幼儿学习在地上自由翻滚,避免互相碰撞。
教学过程:
一、探索薯片罐的各种玩法:
1、幼儿围坐在老师身边,老师出示一个薯片罐,说:“你们看,今天老师请来一个什么宝宝”幼儿说:“是罐子宝宝”。
2、教师拿起薯片罐说:“罐子宝宝想在地上学一个本领,你们说一说,罐子宝宝可以学个什么本领?”
3、幼儿每人拿一个薯片罐在地上操作探索罐子的各种玩法。
4、操作后幼儿围坐在老师身边,教师问:“小朋友刚才你是怎么玩的?你帮罐子宝宝学了一个什么本领?”幼儿回答:“罐子宝宝会滚来滚去的”等等。
二、教师:罐子宝宝会咕噜咕噜滚的。幼儿说:“咕噜咕噜滚”。
三、请幼儿放好薯片罐:
教师说:“罐子宝宝累了,想回家休息睡觉了。”放摇蓝曲音乐,幼儿把薯片罐放好。
四、幼儿学习在地上翻滚:
1、教师说:“现在我们小朋友也来学一下这个咕噜咕噜滚的本领”。
2、请个别幼儿示范,然后让幼儿自由在地上学习翻滚动作。
3、提醒幼儿在翻滚时,避免互相碰撞。
4、翻滚游戏进行二到三次,中间教师及时提醒幼儿不要互相碰撞。
五、结束:教师说:“小宝宝们也和罐子宝宝一样累了,要回教室休息了,一边放摇篮曲,一边走出活动室。
小班教案《雨前雨后》适用于小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在教师引导下,学习按照从上到往下的顺序观察图片,了解下雨前和下雨后不一样的自然现象,激发探索自然的兴趣,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雨前雨后》教案吧。
活动目标:
1.了解下雨前和下雨后不一样的自然现象,激发探索自然的兴趣
2.在教师引导下,学习按照从上到往下的顺序观察图片。
3.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4.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教学挂图60-40、练习册。
活动过程:
1.先弹奏一段急促的乐曲,让幼儿感受。你听了这段曲子后,感受要怎么了?原来是快要下雨了。下雨前有哪些现象呢?
2.通过观察图片,了解下雨前的一些特殊自然现象。
(1) 这幅图上画的是下雨前的一些现象,让我们来看看吧!
(2) 引导幼儿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看图。平时的云朵是什么样的?下雨前,又是什么样的呢?水面上的蜻蜓怎么样了?为什么它会飞得低低的`呢?青蛙在做什么?我们来学一学。这是谁?它们在做什么?为什么小蚂蚁要赶紧搬家呢?
(3) 请幼儿用动作表现下雨前一些自然环境的变化。
3. 通过观察图片,了解下雨后的一些特殊自然现象。
(1) 雨哗啦啦地下完了,这时外面会又会有什么样的景象呢?
(2) 引导幼儿独立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看图,然后再相互说说。
(3) 集体交流。
(4) 请幼儿用动作表现下雨后一些特殊的自然现象。
4. 比较雨前和雨后不一样的自然现象。
下雨前和下雨后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5. 游戏:听音乐变化,用动作表现下雨前和下雨后的特殊自然现象。
6. 结束活动。请你们和爸妈一起观察一下,下雨前和下雨后还有哪些特殊的自然现象。
活动延伸:
完成练习册内容、教幼儿绘画彩虹、唱《虹彩妹妹》歌。
小百科:雨是一种自然降水现象,是由大气循环扰动产生的,是地球水循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几乎所有的远离河流的陆生植物补给淡水的惟一方法。
活动目标:
1、会运用插接的方法将雪花片连成一条,成为可爱的毛毛虫。
2、学会轻拿轻放积木,养成良好的建构常规。
材料准备:
大、小雪花片;成品“毛毛虫”两个。
游戏过程:
一、设置“毛毛虫”玩游戏的情景,激发幼儿建构的兴趣。
1、师:今天的天气可真好,毛毛虫妈妈带着孩子到公园里去玩了。
2、(出示毛毛虫)妈妈带着孩子一会去滑滑梯,一会去荡秋千,可开心了。
二、介绍“毛毛虫”的建构方法。
师:宝宝们有没有发现毛毛虫是用什么做的?
幼:积木。
师:谁发现了毛毛虫的身体是怎样连起来的呢?
幼:一个一个连起来的。
师:宝宝们观察的真仔细,毛毛虫呀是用雪花片一个一个插在一起变出来的。小雪花,小雪花,张开小嘴巴,你爱我,我爱你,小嘴用力亲一亲。(边念儿歌边示范)
三、幼儿自由建构,老师介绍建构常规。
1、师:毛毛虫妈妈生了好多的宝宝,请小朋友帮忙把她的孩子请出来好不好?宝宝们在搭积木的时候要轻轻地拿积木,轻轻地放积木,不能抢。比一比哪个宝宝搭的'毛毛虫最可爱。
2、幼儿进行分组建构,教师巡视,并适时给予指导。
3、适时给予个别幼儿指导与帮助。
四、结束游戏,讲评游戏。
1、师:毛毛虫妈妈来找她的孩子了,请宝宝们把毛毛虫宝宝送给她吧。
2、刚才宝宝在送毛毛虫的时候,老师发现有的毛毛虫的身体断了,这是为什么呀?(再次强调插接的方法,并一起念儿歌)
活动目标:
1.能钻过60-70厘米高的障碍物,并乐意钻来钻去。
2.能听指令做游戏,遵守游戏规则。
3.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4.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活动准备:
1.60-70厘米高的拱形门,沙包若干,猫头饰一个。
2.游戏音乐。
活动过程:
1.游戏“小老鼠钻洞”。
幼儿扮小老鼠,教师扮鼠妈妈带领“小老鼠”练习钻圈的动作。
幼儿展示自己钻圈的方法。
教师小结钻的动作要领:双膝弯弯,腰弯弯,低着头儿钻钻钻。
引导幼儿去钻多个:洞“,反复练习钻的动作技巧。
2.游戏“猫和老鼠”。
将钻圈围成一个大圆圈,“小老鼠”站在圈里,圈外放若干“粮食”(沙包),教师扮猫,在圈外做睡觉动作。
游戏开始,“小老鼠”钻圈出来搬粮食(一次只能搬一袋),再钻圈回到大圈内。提醒幼儿动作要轻,不要惊动“大花猫”。“大花猫”“喵喵喵”,站起来抓“小老鼠”,“小老鼠”要赶紧钻回到大圈里。
3.放松游戏“小老鼠吹气球”。
教师和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说儿歌:“小老鼠,吹气球,吹了一个大气球,呼呼呼,呼呼呼,嘭——”所有幼儿松开手蹲在地上。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五官的变化会产生各种表情,脸上的表情表达了人们的感情。
2、激发幼儿观察脸部变化的兴趣,体验快乐、难过等情感。
3、体验快乐、难过等情感,知道快乐有利于健康。
4、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5、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活动重点:
让幼儿知道五官的变化会产生各种表情活动难点;让幼儿体验脸部变化的兴趣及情感。
活动准备:
笑、哭的表情图片各一张。幼儿用书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一、出示表情图。
1、教师:瞧,老师今天带来了几张表情图片,小朋友仔细看看,都是什么表情!
2、请幼儿说说图中的表情。
二、说说各种表情相应的心情。
1、出示笑的表情。
(1)教师:你们看看,小娃娃怎么了?(笑了)你是怎么知道的`?(请幼儿说出从脸上看出的,如眼睛、嘴巴的变化等)(2)什么事情会让娃娃笑呢?
(3)你们会不会笑?我们也来笑笑看,小朋友可以看看你旁边小朋友笑的时候脸上有什么变化!
小结:当看到好笑的有趣的事情、或者是开心的事情,我们都会不由的笑起来!我们笑的时候眼睛有的会眯成一条线一样,嘴巴会往上翘呢!
2、出示哭的表情。
(1)教师:请你们再看看这个娃娃又怎么了?(哭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并说出如眼睛、嘴巴变化)(2)什么事情会让娃娃哭呢?
(3)你们哭过吗?小朋友可以学着哭的样子,并看看你旁边的朋友哭的时候脸部有什么变化呢?
小结:我们脸上的眼睛、嘴巴会变动的,我们高兴时它就变成笑的样子,生气难过的时候,它就会变成哭的样子。笑和哭是我们人的表情。
三、教师讲述情景,让幼儿体验感受。
情景一、我把玩具先给小弟弟玩,小弟弟很高兴,我也很高兴,我笑了!(幼儿笑笑)
情景二、在家里我自己吃饭,妈妈夸奖我,我也笑了!
情景三、有人把图书弄坏了,我们很生气!
情景四、妈妈生病了,我很难过,也很着急。
小结:我们人的脸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表情,我们也可以从别人的脸上看出他是高兴还是难过,高兴时,我们也为他高兴;难过时我们就会关心、安慰他。同时,别人也会关心、帮助你!
反思:
课堂气氛的调动,以及提问引导方面有所欠缺,教学语调要符合幼儿教师的特征,多一些夸张的动作和表情。
小百科:脸初指两颊上部,到唐宋时期开始指整个面部,另外又指表情,面子和物体的外部等。
《好饿的毛毛虫》
【活动目标】
1、认真观察画面,了解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
2、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卵、小毛毛虫、大毛毛虫、茧、蝴蝶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阅读封面,激发兴趣。
出示图书,引导幼儿观看图书的封面。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图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书”
师:在这里有一只毛毛虫,它讲的是关于毛毛虫的故事,叫《好饿的毛毛虫》,我们一起来念一念。这是这本书的封面。在封面上可以告诉我们故事的.名字。
二、出示第1—10幅图,师幼共同阅读,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第一幅图:
师:这是什么时候?这是一个晚上,在这片树叶上有什么?你觉得这白白的小东西是什么呢?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挥想象,教师顺着幼儿的观察朗诵:月光下,一颗小小的蛋躺在叶子上)
第二幅图:
师直接介绍:星期天的早上,暖暖的太阳升起来了。“波”一声,一条又小又饿的毛毛虫,从蛋里爬了出来。
师:又小又饿的毛毛虫是怎样的呢?谁来变给大家看一看?(引导幼儿通过肢体表现又小又饿)
师:“毛毛饿极了,它的心情怎么样?”“它会怎么做呢?”
第三幅图:
师:“它要去找一些东西来吃。”“你们猜它会找什么东西吃呢?”(幼儿猜测)
第四幅图:
师:“她它到底会找什么吃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继续分享4—8幅图:
星期一,他吃了一个苹果,可是,肚子还是好饿。星期二,它吃了两个黎。可是,肚子还是好饿。星期三,它吃了三个李子。可是,肚子还是好饿。星期四,它吃了四个草莓,可是,肚子,还是好饿。星期五,它吃了五个橘子。可是,肚子还是好饿。星期六,它吃了一块巧克力蛋糕、一个冰欺淋甜筒、一个腌黄瓜、一块奶酪、一截火腿、一根棒棒塘、一块樱桃派、一条香肠、一个纸杯蛋糕和一片西瓜。那天晚上,毛毛虫的肚子好痛。
师:“毛毛虫去找了好吃的,星期一,它吃了什么?吃了几个”教师意义提问,强调序数与数量的对应。用同样方法提问星期二至星期六的食物。
师:“一下子吃那么多东西,毛毛虫会怎样?”(请幼儿表现好痛)
观察第9—10幅图:
师:毛毛虫会不会好起来呢?让我们继续往下看哦!
师:“第二天,又是星期天了。毛毛虫吃了一片又嫩又绿的叶子,觉得舒服多了。现在,毛毛虫不觉得肚子饿了。它不再是一条小毛毛虫了。它是一条又肥又大的毛毛虫。
师:“毛毛吃了又嫩又绿的叶子之后,肚子变得怎样了?身体又变得怎样了?”
师:“你们舒服的时候是怎样的?”(请幼儿表现)
师:又小又饿的毛毛虫变成了又肥又大的毛毛虫之后,又有什么事情发生了呢?让我们继续往下看。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剩下的部分。
师::它给自己造的房子叫什么?毛毛虫最后变成了什么?
三、游戏结束活动。
1、出示卵变蝴蝶的过程请幼儿操作。
2、一起学一学这个过程。
3、变蝴蝶飞出教室。
【活动准备】
1.幼儿穿戴便于运动的服装、鞋子。
2.出发前垫上吸汗巾。
【活动目标】
1.上体正直、双脚交替自然地走,能向指定方向走。
2.能一个跟着一个走,知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1.教师检查每一位幼儿的服装,尽量轻装出门。有吸汗巾的小朋友老师事先帮幼儿垫上。
2.在音乐声中舒展身体,为后面的.野趣活动做好准备。
二、交代要求。
师:今天我们要去幼儿园外面参观,要一个跟着一个走。看看幼儿园附近都有些什么呢?
三、徒步走路。
1.教师组织幼儿排好队一个跟着一个走。
2.边走边观察路边的汽车、树等景物的变化。
3.告诉幼儿过马路要走斑马线,走路要走在人行道上、靠右走。
4.教师小结:表扬独立走路,不推不挤,不在走路的时候讲话脱队的幼儿,鼓励需要牵手走路的幼儿。中途在空地适当的休息。
四、回幼儿园。
放松幼儿的四肢,放慢脚步回幼儿园。
活动目标:
1.用自然的声音学唱歌曲《水果歌》,练习唱准音乐旋律。
2.自己的生活经验,用不同的水果名称替换歌词。
3.边歌唱边表演的'过程中,感受歌曲中单个字重复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果宝宝图片:苹果宝宝、梨子宝宝、菠萝宝宝、西瓜宝宝。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苹果》。
(1)师生随着音乐表演唱歌曲《苹果》。
(2)启发幼儿仿编歌曲,带领幼儿采摘树上各种可爱的水果。
二、欣赏教师范唱歌曲《水果歌》。
(1)教师:刚才,我们在果园里摘了许多水果宝宝,你们看!谁到我们班上来啦!
(2)教师;你们听!教师边唱边操作苹果宝宝。
(3)教师:谁来了?你听到了什么?
(4)教师分别出示梨子、菠萝和西瓜宝宝,并清唱和操作,同时鼓励幼儿一起跟唱。
(5)教师:们班上来了哪些水果宝宝?你听到歌里唱了些什么?
三、幼儿学唱歌曲,并为其匹配身体动作。
(1)教师引导幼儿随着音乐的旋律学唱歌曲。
(2)引导幼儿为歌曲匹配身体动作。启发幼儿想一想,做一做,为歌曲匹配身体动作,看谁的动作最有趣。
(3)教师反馈幼儿的动作,并带领大家进行练习。
(4)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地表演演唱歌曲《水果歌》。
(5)请四个小朋友分别扮演四个水果宝宝,到前面戴着水果头饰,来给大家表演《水果歌》。
四、幼儿尝试仿编歌曲,替换歌曲中的水果名称。
(1)教师:刚才,我们看了四个水果宝宝表演舞蹈,你们想当水果宝宝吗?你想唱什么水果宝宝呢?
(2)教师在黑板上用粉笔快速地画出若干个水果宝宝的形象。
(3)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带领幼儿表演唱新的水果宝宝,提醒幼儿选择水果中的一个字重复演唱。
由于教室里正好有小朋友带来制作水果娃娃的水果,所以我在这一环节选择用实物来让幼儿进行创编。
文档为doc格式